精神疾病科研中心

精神疾病科研中心

神经症科研中心

心理障碍科研中心

0451-51033816在线咨询
首页
走进仁芯 医生团队来院路线
当前位置:主页 >疾病解读 >内容页
心理疾病的诱因解析
来源:黑龙江仁芯医院阅读次数:7223
医生推荐
  • 【医生简介】王环
    黑龙江仁芯医院医生

    【治疗领域】治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强迫症、神经衰弱、植物神经紊乱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。

    心理疾病又称抑郁障碍,生物、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心理疾病的发病过程。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、神经生化、神经内分泌、神经再生等方面;与心理疾病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,如抑郁气质。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,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。然而,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,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。

    (1)遗传因素: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,患病概率越高。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,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。

    (2)生化因素:儿茶酚胺假说:主要指心理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-羟色胺(5-HT)和去甲肾上腺素(NE)的浓度下降有关。

    (3)社会性因素:人生活在社会中,其烦恼、幸福、悲痛、舒畅、焦虑都与社会息息相关,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。

    (4)性格原因

    某些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,如自卑、自责、悲观等。遇事悲观,自信心差,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,过分担心。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,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。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,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。

    (5)情绪感染

    家人与朋友有心理疾病,那么会受到情绪的暗示,从而也会产生抑郁情绪,严重时就会出现心理疾病。

    (6)心理性因素

    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,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等条件都可成为心理因素。

    24小时免费预约挂号平台